26个民族共聚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 包出“云南第一粽”
图/文/石佳鑫
2014年5月29日,云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粽子节在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开幕。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迎来了一次空前盛举的云南少数民族大聚会,25个身穿云南各个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聚在太阳河国家公园以包粽子的方式迎接粽子节的开幕。开幕式上不仅包出了各民族特色口味的民族粽子,还大家合力包出了由26个民族特色配料分层混合而成的重达5.78公斤的云南第一粽——“民族团结粽”。
形状各异 来头不小
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在5月29号这天举办“云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粽子节”,场面很是壮观,才入场,映入眼帘的便是3米高的“大粽子”,再就是铺满硕大芭蕉叶的长条桌。云南的民族加上汉族一共有26个民族,大家一字排开站在长桌两旁,面前摆着各自包粽子的“食材”,鲜花、红枣、野菜、酸茶、芋头、腐乳等特色食物,主持人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端午节习俗,但是有的民族是不包粽子的,之所以会有26种特色民族粽子,是因为他们把本族的习俗都融入粽子里,给大家更好的认识云南少数民族,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包粽子,没过多久,各族民族的粽子就成型了,三角的、四角的、枕头型的、方形的各式各样,其中都包含着这26个民族各自的特色习俗,有的习俗还有美丽的传说,来头可不小。
团结一心 齐包“团结粽”
这26个民族,其中有25个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一个是汉族。都说民族大团结,包粽子也不例外,各民族包好自己的特色粽子后,齐心协力包“团结大粽”,只见她们有秩序的分成三组:包粽子、配调料、填糯米。包粽子组首先把粽叶旋成漏斗状,然后大家你一叶,我一叶的在“漏斗”周围插粽叶,不一会就插成一个更大的“漏斗”,接着二、三组的民族分别往“漏斗”里填糯米、放调料,最后包成一个偌大的锥形大粽子。包好的粽子由少数民族们按秩序围成圈放在长桌旁的大铁锅里。
5.78公斤大粽 汇聚各族人民心血
团结粽不仅包的时间长,手艺要精湛,而且煮的时间需要一天一夜才能完成,所以少数民族们事先包好了一份,经过粽叶的精心挑选、配料的加工及漫长的蒸煮,一个重达5.78公斤,汇聚了26个少数民族的团结粽在开幕式上新鲜出炉。各族人民把26个小粽和团结大粽抬上桌。小粽子围成圈,大粽子在中间寓意着民族大团结。全部粽子摆放在由鲜花瓣和芭蕉叶铺成的竹扁上,各民族唱着歌与大家一起沉浸在粽子节开幕的喜悦中。随后,根据现场游客的提议,大家找来一台秤,把“民族团结粽”放上去,称量重量。煮熟后的民族团结粽重达5.78公斤。
各民族和游客一起品尝“民族团结粽”
随后,各民族和现场的游客一起,品尝了各民族的粽子和“民族团结粽”。大家用粽芭叶盛出个人食用的分量,逐一挑选喜爱的品尝。分食粽子环节,最受欢迎的是“民族团结粽”。粽子有的部分是咸鲜味,有的部分是甜味,两种口味交接的地方更具风味。民族自己的粽子中,很多原本不吃粽子的民族融入自己民族特色的粽子特别受欢迎。傈僳族的花椒油香味粽子加入了手抓饭的元素,德昂族融合酸茶生活习惯的酸茶粽,水族端午节期间要吃素,呈现了白糯米和紫米分层做成的渐变色素粽,所有粽子中,大部分都是四角粽,瑶族的枕头粽长相奇特,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试吃后,游客为自己喜爱的粽子进行了投票。除了汉族及“民族团结粽”不参与评选外,其他的25个民族的粽子都参与评选,并将在粽子节闭幕时角逐出“粽王”的民族得主。投票的过程也很纠结,很多游客既喜欢花椒粽,又喜欢酸茶粽,但是只能为一种粽子投票。各个少数民族也为现场的试吃和投票烘托气氛,合唱刚刚从民族同胞处互相学会不久的各个民族的民歌。
云南省少数民族粽子节持续了一周,期间到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游玩的游客都可以免费试吃各民族的粽子,同时投票评选本届少数民族粽子节的“粽王”,投票都可以抽奖,百分之百中奖,奖项设置有iphone5、ipad、粽子竹炭包等。少数民族载歌载舞,伴随着热气腾腾的飘香粽子,第一届少数民族粽子节热闹又欢腾。